找到相关内容2765篇,用时1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放下,放下,我才能救你

    把手一放,势必掉到万丈深坑,跌得粉身碎骨,那里还保得住生命?因此更加抓紧树枝不放,佛陀看到此人执迷不悟,只好离去。    我们想明心见性,就要遵循佛陀的指示,把手放下来。在悬岸的地方,把手放下来才能得救...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505575490.html
  • 上海松江西林禅寺举办的短期出家体验活动圆满结束

    在海岛广场前举行祝圣普佛和点灯祈愿仪式。 这届短期出家体验活动还邀请了原普陀山佛学院教务长能忍法师为短期出家体验的营员们作了长达三个半小时的题为“明心见性”的专题讲座。 在短期出家体验活动的最后一天,...

    佚名

    |佛教资讯|

    http://www.fjdh.cn/bnznews/2009/11/18393693647.html
  • 六祖偈神秀偈研究

      六祖偈神秀偈研究  月溪法师讲 胡品生录   佛经中无此说   各派祖师不一定皆明心见性   僧肇、道安、吉藏之错误   僧肇〈无名论〉之错误   各派说法应以大乘经典参考   各派...世俗法官,判断屈直,审判罪犯,有罪或无罪。禅宗公案,老师判断学者生死,有否明心见性,是谓“公案”。明心见性,是了生死,如不明心见性,即是生死不了。   五祖年老,欲知学人工夫...

    月溪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83462442.html
  • 弘扬禅宗优秀文化正当此时

    禅法产生于印度,通过达摩祖师到广州,将禅法传入中国,由六祖慧能大师开宗立派,主张“明心见性,顿悟成佛”,禅宗于是在中国大江南北,在东南亚的日本、韩国,在欧美广泛流传开来。正是在光孝寺,六祖慧能第一次...因为人心贪瞋痴,自私自利。用禅宗“明心见性”的方法,可以使得内心世界清净和谐。首先,要“明心”,是要知道我们的心有多少污染,要充分了解自己的起心动念,要知对错,知好丑,知荣耻;然后,要“见性”,要修正...

    中新社记者 邢健

    |明生|

    http://www.fjdh.cn/bnznews/2006/04/0835023866.html
  • 禅修的第一个条件

    紧拳头、有人拧紧眉头、有人凡事不理等等用功的样子。大家都希望自己能够在禅修中得到好处,甚至明心见性、开悟成佛。   可是我们往往忽略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在禅修之前要明因识果。因为一切的好处、明心见性...禅师们开悟后:“事事无碍,如意自在。手把猪头,口诵净戒。趁出淫房,未还酒债。十字街头,解开布袋。”等等潇洒不拘的情景,觉得戒律、因果完全是束缚我们明心见性,开悟成佛的枷锁。认为因果是梦幻,戒律是绊脚石...

    明一法师

    |禅修|戒律|因果|

    http://www.fjdh.cn/article/2008/06/18502025239.html
  • 懂得因果就掌握了改变命运的方法

    显现的时候,因缘还没有成熟的时候,你得统统忏悔!最好要明心见性,证悟空性,超越因果;最起码要转变因果,断恶行善。你真想解脱,想摆脱这些痛苦的话,只有这两个办法。   当你遇到困境的时候,你能超越是最好的,超越的方法也都告诉你了。我们去了解、去体悟诸法的真相真理,真正开悟证悟,明心见性了,那个时候我们就不会受任何因果的影响,这就是超越因果,这是最好的方法。如果我们修行暂时达不到这样的层次,达不到...

    达真堪布

    |命运|因果|

    http://www.fjdh.cn/article/2008/07/17363226043.html
  • 永明四料简

    求生西方极乐世界。非偏指唯心净土,自性弥陀而言。何谓有禅?即参究力极,念寂情亡,彻见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 是明心见性的境界。何谓有净?即真实发菩提心,生信发愿持佛名号,求生西方净土之事。倘参禅未悟,或悟而未彻,皆不得名为有禅;倘念佛偏执唯心,而无信愿,或有信愿,而不恳切,皆不得名为有净土。  由此,可将大师四料简译白如下:  若人明心见性又念佛求生净土,其人威猛犹如带角的老虎;现世堪为人天大导师,...

    魏磊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32148356.html
  • 禅净四料简,修持之龟鉴

    ?即信愿持名,求生西方极乐世界。非偏指唯心净土,自性弥陀而言。   何谓有禅?即参究力极,念寂情亡,彻见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是明心见性的境界。何谓有净?即真实发菩提心,生信发愿持佛名号,求生西方净土之事。倘参禅未悟,或悟而未彻,皆不得名为有禅;倘念佛偏执唯心,而无信愿,或有信愿,而不恳切,皆不得名为有净土。   由此,可将大师四料简译白如下:   若人明心见性又念佛求生净土,   其人威猛犹如带角...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212263585.html
  • 明一法师:禅修的第一个条件

    拳头、有人拧紧眉头、有人凡事不理等等用功的样子。大家都希望自己能够在禅修中得到好处,甚至明心见性、开悟成佛。 可是我们往往忽略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在禅修之前要明因识果。因为一切的好处、明心见性或者开悟...事事无碍,如意自在。手把猪头,口诵净戒。趁出淫房,未还酒债。十字街头,解开布袋。”等等潇洒不拘的情景,觉得戒律、因果完全是束缚我们明心见性,开悟成佛的枷锁。认为因果是梦幻,戒律是绊脚石,这真是大错特错...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041576192.html
  • 达摩“四行”与今日佛教

    林记录的达摩祖师教诲有二个内容:理入和行入。行入即上面的“四行”,理入即我们都很熟悉的“明心见性”。现在我们见到有关禅宗的书,注意力都集中在禅宗“明心见性”殊胜法门的演变上。实际上,禅宗的发展还贯穿着...实行佛化生活,把佛教义理贯彻到信众的日常生活中去。“四行”与“明心见性”的关系,有如树与花的关系,“四行”是根本,“明心见性”是花朵。如果我们把禅宗《灯录》、《语录》中的充满机锋、耐人寻味的公案,比作...

    释永信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04244057.html